实用技术市场网

铝三价铬钝化粉

找技术项目,首选这里!国内一流技术信息服务网站!

铝合金三价铬钝化粉

:::分类技术查询:::

轻工金工类

 

工艺礼品类

 

益智玩具类

 

食品饮料类

 

节能环保类

 

能源燃料类

 

防水堵漏类

 

医疗医药类

 

建筑建材类

 

装饰装潢类

 

农副种养类

 

技术超市类

 

创业方案类

 

日用日化类

 

实用技能类

 

精选专利类

 

清洁消毒类

 

汽车用品类

 

实用资料类

 

首页 |公司简介| |加盟合作| |热门技术| |技术汇编| |技术大全| |付款方式|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轻工金工 > 铝及铝合金三价铬钝化粉

【1】订购方式 >> 业务电话(支持微信):19922632048 19902156486 业务QQ:810204083

【2】发货方式 >> 微信或邮箱在线发送,如需邮寄,邮费另计。
【3】交易方式 >> 1、微信、支付宝、网银等在线支付;2、货到付款(货款5%手续费、快递费20元)。

 

铝及铝合金三价铬钝化粉配方

 

铝及铝合金三价铬钝化粉配方生产技术


一、粉末状铝表面钝化剂技术配方

本配方采用三氧化二铬(Cr₂O₃) 作为三价铬源,通过创新的活化与成膜体系,在室温下于铝及铝合金表面生成以三价铬/铬磷酸盐为主的非晶态转化膜。其先进性体现在:
1.  环保与合规性:彻底摒弃了六价铬(Cr⁶⁺)、硝酸盐(NO₃⁻)等受严格限制的物质,符合欧盟RoHS、REACH及中国环保法规,是未来表面处理的主流方向。
2.  性能卓越:生成的膜层呈浅彩虹金色至棕褐色,连续、致密。与基体结合力强,显著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(中性盐雾测试可达500-1000小时无基体腐蚀)并作为极佳的涂装底层,附着力可达0级(划格法)。
3.  工艺友好:室温操作(15-35℃),无需加热,能耗低,处理时间短(1-3分钟),易于集成到现有生产线。
4.  成本效益:原料均为大宗化工产品,易采购,成本低。配方设计优化,有效成分利用率高,单耗成本具有显著市场竞争力。
5.  操作简便:产品为粉末状,稳定性好,保质期长,运输储存方便。槽液维护简单,使用寿命长。

原料名称 规格要求 作用
三氧化二铬 (Cr₂O₃) 工业级,纯度 ≥ 98.5%,细度 ≥ 800目(粒径≤18μm),重金属杂质含量低。 主成膜剂。提供三价铬离子,与铝反应并在表面形成Cr(OH)₃·xH₂O和CrPO₄为主的保护膜,是耐腐蚀性的核心。 
磷酸二氢铵 (NH₄H₂PO₄) 工业级,纯度 ≥ 98.5%,水不溶物 ≤ 0.05%。 成膜助剂 & pH缓冲剂。提供磷酸根,参与成膜,形成铬磷酸盐,增强膜层结合力和耐蚀性;同时维持工作液pH在稳定范围。 
氟钛酸钾 (K₂TiF₆) 工业级,纯度 ≥ 98.0%,白色粉末。 活化剂 & 膜层增强剂。提供F⁻侵蚀铝表面,同时Ti⁴+参与成膜,能细化膜层结晶,使膜层更均匀、致密,颜色更鲜艳,并进一步提高耐蚀性。
氟锆酸钾 (K₂ZrF₆) 工业级,纯度 ≥ 98.0%,白色粉末。 活化剂 & 膜层增强剂。作用与氟钛酸钾协同,Zr⁴+的掺入能进一步提升膜层性能,尤其是在多种铝合金上的适用性。
硼酸 (H₃BO₃) 工业级,纯度 ≥ 99.5%,细度 ≥ 200目。 缓冲剂 & 络合剂。稳定工作液pH,防止氟化物过快分解和pH剧烈波动,减缓对铝的过度侵蚀,使成膜更均匀。
硅酸钠 (Na₂SiO₃) 工业级,模数:2.8-3.2,白色粉末。 缓蚀剂 & 封闭剂。少量添加可调节反应速度,防止产生粉状膜,并对膜层微孔有一定封闭作用,提升耐蚀性。 
一水合次磷酸钠 (NaH₂PO₂·H₂O) 工业级,纯度 ≥ 98.5%。 还原剂 & 促进剂。将可能存在的微量不稳定高价铬还原为三价,保持溶液稳定性,同时能轻微促进成膜起始反应。 
聚乙二醇-4000 (PEG-4000) 工业级,平均分子量3800-4200。 润湿剂。降低工作液表面张力,提高对铝件复杂表面的润湿性,消除处理盲点,使膜层更均匀。 
气相二氧化硅 (SiO₂) 工业级,亲水型,比表面积150-200m²/g(如Aerosil 200等价型号)。 抗结块剂 & 流动助剂。极少量添加即可极大改善粉末产品的流动性,防止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吸潮结块,便于使用。

产品技术指标
项目 技术指标要求
外观 均匀的淡绿色或灰绿色自由流动粉末,无结块、无杂质。
pH值(1%水溶液) 3.8 - 4.5 (25℃)
密度 1.10 - 1.30 g/cm³
铬含量(以Cr计) ≥ 12.0%
溶解性 完全溶于去离子水,溶液呈淡绿色,允许有轻微乳白色。
成膜外观 在6063铝合金上,室温浸泡2分钟,生成均匀的浅彩虹金色至棕褐色膜层,无色差、无空白。
耐蚀性 经转化膜处理后的铝板,中性盐雾试验(NSS)出现基体腐蚀时间 ≥ 168小时。
涂层附着力 后续涂覆环氧树脂漆,划格法附着力测试达0级(ISO 2409)。
产品的储存、使用与注意事项
储存方法与时间:
密封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库房内。
避免与酸、碱、强氧化剂混存。
保质期:24个月。

使用方法:
1.  槽液配制:按 4-6% 的重量比(推荐5%),将粉末缓缓加入搅拌中的去离子水中,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。即每1000L槽液加入50kg粉末。
2.  前处理:工件必须经过完善的脱脂(可选碱性或中性脱脂剂)和水洗(最好两级逆流漂洗),确保表面洁净、无油。对于有氧化皮或严重污垢的工件,建议增加碱蚀或酸洗步骤。
3.  钝化处理:
温度:室温(15-35℃),最佳范围20-30℃。
时间:浸渍 1-3分钟。可通过缩短或延长时间来调节膜层颜色和厚度。
方式:浸渍、喷淋均可。
4.  后处理:
取出后,建议立即用去离子水清洗(浸洗或喷淋),去除表面残留的可溶性盐类,烘干后避免出现“白霜”。
烘干:用压缩空气吹干或在≤80℃的烘箱中烘干。
5.  槽液维护:
定期检测pH值,工作范围应保持在3.8-4.5。pH过高可用少量磷酸调节,pH过低可用氢氧化钠或氨水轻微调节。
每处理一定面积(如100-150 m²/L)后,需按比例补充浓缩液或粉末,以维持有效成分浓度。
注意事项:
本品虽不含六价铬,但仍含氟化物,操作时需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,避免吸入粉尘和接触皮肤。
槽液为酸性,避免与皮肤长时间接触。
废水需集中处理,中和至中性并沉淀氟化物和重金属后才能排放。

主要用途与应用范围
主要用于铝及铝合金(如1000系、3000系、5000系、6000系、7000系)的涂装前处理,广泛应用于:
汽车行业:铝合金轮毂、发动机零部件、散热器等。
航空航天:飞机结构件、蒙皮等。
电子电器:手机中框、笔记本电脑外壳、散热片等。
建筑型材:门窗、幕墙型材等。
通用五金:各种铝制配件、器材。

包装要求
内包装:聚乙烯塑料薄膜袋,密封。
外包装:防潮牛皮纸袋或铝塑复合袋,或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薄膜袋。
净重:通常为25kg/袋,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。
标识: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、成分、生产日期、批号、有效期、执行标准、净重、厂家信息以及“防潮”、“避免吸入”等安全警示标识。

二、铝及铝合金用三价铬钝化粉生产技术 

环保合规性:本配方严格遵循欧盟RoHS、ELV及全球环保趋势,完全不含有毒有害的六价铬(Cr⁶⁺)和硝酸盐。采用低毒性的三价铬(Cr³⁺)作为成膜主体,处理废水简单,极大减轻环境负担。
性能卓越性:通过精选氧化剂、络合剂和成膜助剂体系,确保了转化膜的高致密性和交联度。所得膜层在中性盐雾试验(NSS)中可达168-240小时无白锈,与环氧、聚氨酯等涂层的附着力达到0级(划格法),性能完全对标传统铬酸盐转化膜。
操作经济性:产品为高浓度粉末,运输储存成本低。工作液为常温(室温)操作,无需加热,能耗极低。工艺窗口宽,pH值和处理时间范围大,易于生产线控制,综合使用成本低。
应用广泛性:适用于所有系列的铝及铝合金(包括1000系至7000系及压铸铝),膜层颜色随工艺参数变化可从浅彩虹色至深棕褐色,满足不同外观需求。

序号 原料名称 (具体确切) 规格要求 作用机理及介绍
1 三氧化二铬 (Cr₂O₃) 含量 ≥ 98.5%,粒径 ≤ 15μm (600目以上),绿色粉末 主成膜剂:提供三价铬源,在铝表面与氟化物、磷酸根等形成无定形的Cr(III)/Al(III)/PO₄³⁻复合氧化物保护膜。
2 氟化氢铵 (NH₄HF₂) 含量 ≥ 98.0%,白色结晶或粉末,避免结块 主活化/腐蚀剂:提供F⁻离子,有效溶解铝材自然氧化膜,暴露出新鲜铝基体以进行反应,同时提供NH₄⁺稳定pH,是低温快速成膜的关键。
3 氟锆酸钾 (K₂ZrF₆) 含量 ≥ 98.5%,白色粉末 协同成膜剂/增强剂:Zr⁴⁺可参与成膜,形成更致密、更耐腐蚀的Zr/Cr复合氧化膜,显著提高膜层性能,尤其适用于高标准应用。
4 磷酸二氢锌 (Zn(H₂PO₄)₂) 含量 ≥ 96.0%,白色结晶性粉末,使用前需粉碎 成膜促进/缓蚀剂:提供Zn²+和PO₄³⁻。Zn²+能改善膜层结构,提高耐蚀性;PO₄³⁻与Cr³⁺、Al³⁺形成稳定的磷酸盐膜,增强结合力和稳定性。
5 硼酸 (H₃BO₃) 含量 ≥ 99.5%,白色粉末 缓冲剂/络合剂:有效稳定工作液pH值,抑制氟离子过快消耗,使成膜反应平稳均匀,防止过腐蚀,获得外观均匀的膜层。
6 钼酸铵 ((NH₄)₆Mo₇O₂₄) 含量 ≥ 99.0%,白色或淡黄绿色结晶 氧化剂/着色剂:作为温和的氧化剂,促进铝的溶解和铬的沉积,同时使膜层呈现所需的彩虹色至棕褐色。
7 无水硫酸钠 (Na₂SO₄) 含量 ≥ 99.0%,白色粉末 促进剂/导电盐:提高溶液电导率,使成膜电流均匀,膜层厚度一致。同时降低表面张力,改善药液对复杂工件的浸润性。
8 硅溶胶 (SiO₂) 含量 ≥ 30%,胶体粒径10-20nm,碱性或中性 纳米封闭剂:以粉末形式引入(需喷雾干燥品)。其纳米粒子能有效填充转化膜微孔,显著提升膜层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,并增强与涂层的附着力。

产品技术指标
外观:均匀的浅绿色或灰白色粉末,无结块异物。
pH值 (5%水溶液):3.6 - 4.2
比重 (松装密度):1.3 - 1.6 g/cm³
水溶性:完全溶解,溶液呈淡绿色半透明状。
成膜外观:均匀的彩虹色、金黄色至棕褐色。
耐腐蚀性 (NSS):≥ 168小时 (ASTM B117) 无白锈(基于6061铝材,膜重≥0.6g/m²)。
涂层附着力:划格法测试(ASTM D3359),0级。
产品的储存、使用及注意事项
储存方法:
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库房。
避免与酸类、强氧化剂及潮湿物品混存。
保质期:12个月(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)。

使用方法:
工作液配制:
推荐使用浓度:40 - 50 g/L。
在洁净的槽体中注入2/3体积的自来水或去离子水(室温)。
在持续强力机械搅拌下,缓缓撒入计量的钝化粉,搅拌至完全溶解。
补加水至工作液位,继续搅拌10分钟,静置熟化30分钟后即可使用。
处理工艺流程:
铝件 → 脱脂(碱性或中性)→ 水洗(两次)→ 碱蚀(可选)→ 水洗 → 出光/中和(硝酸或硝酸/硫酸混酸,可选)→ 水洗(必须彻底) → 三价铬钝化(室温,浸泡2-5分钟) → 水洗(两道)→ 去离子水洗(推荐) → 烘干(≤70℃热风) → 涂装。

工艺参数控制与维护:
温度:室温 (15-35℃)。最佳20-30℃。
时间:浸泡 2 - 5分钟(喷淋时可缩短至1-2分钟)。通过试片调整。
pH值:控制范围 3.8 - 4.2。用10%稀磷酸调低pH,用10%碳酸钠溶液调高pH。
槽液维护:每平方米铝材约消耗1.2-1.8克有效成分。按分析补加或按面积补加(每处理100m²补加4-5kg钝化粉)。当Al³⁺离子浓度积累过高(>3g/L)或成膜质量下降时,应更换槽液。

注意事项:
安全第一:尽管是三价铬,仍需避免吸入粉尘和长期皮肤接触。操作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。
废水处理:废水中含氟化物和少量三价铬,必须经石灰沉淀法或专用废水处理剂处理,达标后方可排放。
前处理关键:彻底的水洗是成功钝化的前提,任何前处理药液的残留都会导致钝化膜发花、附着力差。
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
本产品专为铝及铝合金的涂装前处理而设计,形成的转化膜是极佳的涂层基底。
应用领域:汽车发动机罩盖、轮毂、散热器;航空航天结构件;电子电器外壳(笔记本电脑、手机中框);建筑铝型材;户外五金件等。
适用基材:1100, 3003, 5052, 6061, 6063, 7075, ADC12压铸铝等。

技术服务:铝及铝合金三价铬钝化粉技术资料费320元,包括生产配方、原料介绍、工艺流程等,提供技术支持。

 

上一技术:环保无铬无硝酸盐粉末状铝及铝合金钝化剂配方生产技术

下一技术:7系铝清洗剂配方生产技术

[购买方式] [返回首页]


版权所有 复制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