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】订购方式 >> 业务电话(支持微信):19922632048 19902156486 业务QQ:810204083
【2】发货方式 >> 微信或邮箱在线发送,如需邮寄,邮费另计。
【3】交易方式 >> 1、微信、支付宝、网银等在线支付;2、货到付款(货款5%手续费、快递费20元)。
 铜尾炉渣基煤矿充填速凝固化胶固粉配方生产技术
一、铜尾炉渣基煤矿充填速凝固化胶固粉生产技术配方
本配方以铜尾炉渣(硅含量≥50%、三氧化二铁15%、细度500-600目)为主要原料,通过复合激发剂体系(碱性激发+硫酸盐激发)激活其潜在胶凝活性,实现煤矿充填材料的快速凝结(初凝时间≤15分钟)和早期高强度(1天强度≥5MPa)。产品符合《煤矿充填材料技术标准》(GB/T
38546-2020),具有以下优势:
固废利用率高:铜尾炉渣占比达70%,降低原材料成本且环保;
无高温煅烧:常温生产,能耗仅为传统水泥的10%;
速凝早强:满足煤矿充填作业效率要求;
成本低廉:原料均为大宗工业品,吨成本约200-260元。
原料名称 规格要求 作用
铜尾炉渣 SiO₂≥50%,Fe₂O₃≈15%,细度500-600目 主胶凝材料提供硅铝酸盐
硫铝酸盐水泥熟料 Al₂O₃≥30%,细度400目 提供早期水化铝酸盐
无水硫酸钠(元明粉) Na₂SO₄≥99%,工业级 硫酸盐激发剂
氢氧化钙 Ca(OH)₂≥90%,细度300目 碱性激发剂
硅灰 SiO₂≥92%,比表面积≥15m²/g 填充增强和二次反应
聚羧酸减水剂 粉末状,减水率≥25% 改善流动性和减少用水量
甲酸钙 Ca(HCOO)₂≥98%,工业级 早强促凝剂
产品技术指标(参照GB/T 38546-2020)
项目 指标要求
初凝时间 ≤15分钟
终凝时间 ≤40分钟
1天抗压强度 ≥5.0MPa
28天抗压强度 ≥15.0MPa
流动度(坍落度) ≥180mm
泌水率 ≤3%
使用方法及参数
现场配制充填浆料:
胶固粉:煤矸石:水 = 1:4:0.6(质量比);
例:每吨胶固粉配4吨煤矸石(粒径≤10mm)和600kg水。
搅拌工艺:
使用强制式搅拌机,先加水与煤矸石混合30秒;
加入胶固粉,搅拌3-5分钟至均匀浆体。
充填操作:
浆体需在30分钟内泵送至充填区;
环境温度≥5℃,低温时需加热水至20-25℃。
包装与注意事项
包装:防潮阀口编织袋,25kg/袋,外层覆膜防潮;
安全提示:
氢氧化钙为碱性物质,操作时需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;
避免与酸性物质混放;
运输:防止雨淋和破损,非危险品。
应用范围
适用于煤矿井下采空区充填、巷道支护、工程回填等领域,尤其适合需要速凝早强的工况。
本配方经某矿山充填材料厂工业化生产验证(2023年投产),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且成本竞争力显著。
二、铜尾炉渣加工煤矿充填速凝固化胶固粉生产技术配方
本配方以铜尾炉渣(硅含量50%、Fe₂O₃15%、500目)为核心原料(占比60%),复配工业级矿渣微粉、超细硅灰、硫酸铝、氢氧化钙及聚羧酸减水剂,通过“活性激发-快凝网络构建-微结构优化”三重机制,实现以下技术优势:
速凝特性:初凝≤12min,终凝≤25min(较传统水泥基胶固粉缩短50%以上),满足煤矿快速充填防顶板下沉需求;
低成本:铜尾炉渣(固废)占比60%,综合成本仅80-100元/吨(较同性能水泥基产品降低50%-60%);
高可靠性:28天抗压强度≥3.5MPa(符合《煤矿充填材料技术条件》MT/T 886-2000),且通过90天长期强度稳定性验证(衰减率<5%);
绿色环保:固废利用率高,无有毒有害成分(氯离子≤0.08%,符合MT/T 886-2000要求)。
本配方已在山西某煤矿集团完成工业化试生产(年产能3万吨),产品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检测中心(MT/T 886-2000)认证,性能稳定,适合规模化推广。
原料名称 规格要求 作用机理
铜尾炉渣 硅含量50%±2%,Fe₂O₃15%±2%,500目(粒径≤25μm),活性指数≥65%(28天,参照GB/T 20473-2006)
提供活性SiO₂(45%±2%)、Al₂O₃(12%±2%),与Ca(OH)₂反应生成C-S-H凝胶和AFt,是胶凝体系的活性核心
S95级矿渣微粉 比表面积≥400m²/kg,28天活性指数≥95%(参照GB/T 18046-2017)
补充活性SiO₂(35%±2%)、Al₂O₃(10%±2%),细化胶凝产物颗粒,增强后期强度
超细硅灰 SiO₂含量≥92%,比表面积≥15000m²/kg(平均粒径0.1-0.3μm,参照GB/T 27690-2011)
超细颗粒填充孔隙(比表面积是水泥的50倍),加速C-S-H凝胶成核,提升早期强度(3天抗压强度提升40%)
工业级硫酸铝 Al₂(SO₄)₃·18H₂O含量≥98%,Al₂O₃含量≥15%(参照HG/T 2225-2012)
解离出Al³⁺与SO₄²⁻,与Ca(OH)₂反应生成钙矾石(AFt),缩短凝结时间(初凝缩短至12min)
氢氧化钙(消石灰) Ca(OH)₂含量≥90%,细度≥325目(粒径≤45μm,参照GB/T 6852-2008)
提供Ca²⁺和OH⁻,激发铜尾炉渣/矿渣的火山灰活性(Ca(OH)₂掺量5%时,活性指数提升至80%)
聚羧酸系减水剂 固含量≥40%,减水率≥25%(标准水泥净浆,参照GB/T 8077-2012)
降低水胶比(从0.55降至0.45),提高浆体密实度,改善充填体均匀性(流动度提升至200mm)
产品技术指标(符合MT/T 886-2000)
指标类别 参数要求(28天龄期) 检测标准/方法
凝结时间 初凝≤12min,终凝≤25min GB/T 1346-2011《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、凝结时间、安定性检验方法》
抗压强度 3天≥1.8MPa,7天≥2.8MPa,28天≥3.5MPa GB/T
17671-1999《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(ISO法)》(模拟充填体配比:胶固粉:水:标准砂=1:0.45:3)
流动度 标准稠度用水量下,流动度≥200mm MT/T 886-2000《煤矿充填材料技术条件》
氯离子含量 ≤0.08% GB/T 176-2017《水泥化学分析方法》
安定性 沸煮法无开裂、弯曲(安定性合格) GB/T 1346-2011
比表面积 ≥380m²/kg GB/T 8074-2008《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(勃氏法)》
储存与使用方法
1. 储存方法
环境要求:存放于干燥、通风的库房(相对湿度≤60%),避免阳光直射;堆码高度≤10层(小包装)或5层(大包装),底部用托盘垫高10cm以上(防潮);
保质期:密封包装下≥6个月(超期需抽样检测:活性指数≥60%,初凝≤15min,终凝≤30min,合格后方可使用)。
2. 使用方法
配比设计:胶固粉:水=1:0.45-0.50(质量比,目标水胶比0.45-0.50);
示例:1吨胶固粉需加水450-500kg(具体需根据现场充填浓度调整,充填体厚度>3m时,水胶比可增至0.50以提高流动性)。
前处理:
水质要求:pH 6-9,悬浮物≤50mg/L(需沉淀过滤),无油污、有机物;
设备检查:搅拌机(强制式,功率≥15kW,转速≥300rpm)需清理干净,避免混入水泥或其他胶凝材料(影响速凝效果)。
搅拌工艺:
先将水加入搅拌机,启动搅拌(低速30秒),再匀速加入胶固粉(3分钟内加完);
中速搅拌5分钟(至浆体均匀无结块,流动度≥180mm);
静置1分钟后二次搅拌1分钟(消除气泡),即可泵送充填。
充填施工:
充填体厚度≤3m时,塌落度控制在180-200mm;>3m时,塌落度调整至220mm(水胶比0.50);
充填速度≥20m³/h(避免浆体凝固堵塞管道);
24小时内禁止对充填体进行爆破或机械扰动。
后期维护:
充填后7天内保持巷道通风(温度≥10℃,湿度≥50%),促进水化反应;
定期检查充填体表面(每3天1次),若出现裂缝(宽度>2mm),需用胶固粉:水=1:0.5的浆液修补。
主要用途与应用范围
核心用途:煤矿井下采空区充填(替代传统水泥基充填材料);
扩展应用:巷道围岩加固(冒顶风险区域)、煤柱回填(提高资源回收率)、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;
适用条件:适用于中硬及以下岩层(普氏硬度系数f≤8),适应温度5-35℃(极端低温需加热搅拌)。
包装要求
小包装:25kg/袋(内衬PE膜+外编织袋,PE膜需热封严密,无破损);
大包装:1吨/吨包(覆膜编织袋,底部加钢板托盘,用钢带加固);
标识内容:产品名称(铜尾炉渣基煤矿充填速凝固化胶固粉)、型号(HNC-1)、执行标准(MT/T
886-2000)、生产日期(年月日)、保质期(6个月)、生产企业(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)。
注意事项
1. 安全操作:
硫酸铝为弱酸性粉末,操作时佩戴防尘口罩(N95)、橡胶手套(避免直接接触皮肤);
氢氧化钙为强碱,若接触皮肤需立即用清水冲洗(溅入眼睛需就医);
混合机运行时严禁将工具或身体部位伸入(防机械伤害)。
2. 成本核算(2024年市场价参考):
合计成本≈77.7元/吨。
本配方经山西某煤矿集团工业化生产线(2023年6-12月)验证,累计生产1.2万吨,产品性能稳定,充填体28天平均抗压强度3.7MPa,初凝时间11.5min,综合成本较水泥基产品降低55%,符合煤矿降本增效与绿色矿山建设需求,具备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。
技术服务:铜尾炉渣基煤矿充填速凝固化胶固粉技术资料费320元,包括生产配方、原料介绍、工艺流程等,提供技术支持。
上一技术:煤矿专用充填速凝固化胶固粉生产技术
下一技术:煤矸石井下充填技术
[购买方式]
[返回首页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