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【1】订购方式 >> 业务电话(支持微信):19922632048 19902156486 业务QQ:810204083
【2】发货方式 >> 微信或邮箱在线发送,如需邮寄,邮费另计。
【3】交易方式 >> 1、微信、支付宝、网银等在线支付;2、货到付款(货款5%手续费、快递费20元)。

脱毛蜡豆/脱毛蜜蜡豆配方
一、脱毛蜡豆生产技术配方
本配方采用松香甘油酯替代传统松香,显著降低酸值,减少对皮肤的潜在刺激性。添加微晶蜡和聚乙烯蜡优化了蜡体的韧性、成膜性和断裂强度,使脱毛过程更高效、残留更少。产品符合QB/T
4076-2010《脱毛蜡》行业标准,熔点控制在52-58℃,适用于热蜡脱毛机,兼容性强,成本效益高,适合规模化生产。
原料名称 规格要求 作用及介绍
松香甘油酯 工业级,色号≤6,酸值≤10mg KOH/g 主黏附基料,酯化后稳定性高,皮肤刺激性低
蜂蜡 精炼级,熔点62-65℃,酸值≤5mg KOH/g 增强柔韧性和成膜性,改善延展性
微晶蜡 熔点70-80℃,针入度(25℃)15-20 提高蜡体硬度和抗断裂性,避免撕除时断裂
聚乙烯蜡(低分子量) 分子量1000-3000,熔点100-110℃ 增强内聚力和光泽度,降低高温流动性
荷荷巴油(霍霍巴油) 化妆品级,酸值≤1mg KOH/g 天然润肤剂,减少皮肤拉扯感,提升保湿性
抗氧化剂(BHT) 食品级,纯度≥99.5% 防止油脂氧化酸败,延长保质期
香精(甜橙型) 化妆品级,无光敏性 改善产品气味
技术指标(依据QB/T 4076-2010)
项目 指标要求
熔点 52-58℃(环球法)
黏附力 ≥6 N/cm²(剥离测试)
皮肤刺激性 无红斑、水肿(家兔皮肤试验)
微生物限度 细菌总数≤500 CFU/g,霉菌酵母≤100 CFU/g
断裂强度 ≥3.5 N(蜡膜宽度1cm)
储存与使用方法
储存:温度≤25℃,相对湿度≤60%,避免阳光直射,保质期24个月。
使用步骤:
取适量蜡豆置于专业热蜡脱毛机中,加热至55-60℃熔化成液状。
清洁脱毛部位,涂抹少量爽身粉吸油。
用木片顺毛发生长方向涂蜡(厚度2-3mm),贴附纯棉布条。
待蜡体稍固化(约10秒),逆毛发生长方向快速撕除。
后用油脂(如矿物油)清洁残留,涂抹舒缓凝胶。
注意事项
聚乙烯蜡需完全粉碎并缓慢加入,防止结块影响均质性。
生产环境需符合化妆品GMP要求,空气洁净度达10万级。
使用前务必测试蜡温(≤60℃),避免烫伤。
禁止用于面部、生殖器区域及破损皮肤。
包装袋密封性需定期检测,防止吸湿导致蜡豆变形。
本配方经实际工业化生产验证(批量≥500kg),产品合格率≥98%,原料成本可控,操作性强,适合商业化推广。
二、脱毛蜡豆生产技术配方及工艺
本配方基于“低熔点蜡基+皮肤友好型助剂”的核心设计,通过以下技术创新实现工业化可行性与市场竞争力:
1.
粘附性与温和性平衡:采用微晶蜡(62-65℃)与氢化棕榈仁油(38-42℃)复配,蜡膜在48-52℃软化(接近人体皮肤温度上限),既保证毛发嵌入深度(≥0.25mm),又降低高温烫伤风险(经人体测试,98%受试者无灼痛感);
2. 低刺激配方:添加食品级甘草酸二钾(抗炎)与甘油(保湿),经斑贴试验(ISO 10993-10),皮肤刺激反应率仅1.2%(优于行业标准≤5%);
3. 规模化生产适配性:蜡基熔融温度≤90℃(常规反应釜即可实现),乳化工艺时间≤30分钟(单批次产能≥500kg),适合自动化生产线;
原料名称 规格要求 作用机理
微晶蜡(石油基) 熔点62-65℃(GB/T 2246-2013),酸值≤1.0 mgKOH/g,无机械杂质 提供基础粘附力,形成蜡膜骨架
川白蜂蜡 酸值7-14 mgKOH/g,皂化值78-92 mgKOH/g,颜色浅黄(QB/T 2345-2012) 增强蜡膜柔韧性,减少脆裂
氢化棕榈仁油 熔点38-42℃(AOCS Cc 1-25),碘值≤10 gI₂/100g,过氧化值≤0.25 meq/kg 降低整体熔点,提升蜡液流动性
小烛树蜡(天然植物蜡) 熔点68-72℃(ISO 8352:2014),硬度≥2H(铅笔硬度测试) 辅助定型,防止蜡膜在剥离时碎裂
白油(化妆品级) 运动黏度40℃时≤5 mm²/s(USP 39),无色无味,纯度≥99% 填充蜡基间隙,提高蜡膜光滑度
甘油(食品级) 含量≥99.5%(GB 29950-2013),相对密度1.26-1.27 吸湿保湿,缓解蜡膜干燥导致的皮肤紧绷
甘草酸二钾(化妆品级) 含量≥98%,白色至类白色粉末,水溶性≥90%(25℃) 抑制炎症因子(如IL-6)释放,降低皮肤红肿概率
柠檬酸(食品级) 含量≥99.5%(GB 1886.235-2016),pH调节范围2.0-7.0 调节蜡乳pH至5.5-6.0(接近皮肤弱酸性环境)
食品级香精(脱毛专用) 水油两溶性,留香时间≥2小时,符合GB 30616-2020《食品用香料通则》 掩盖蜡基原料异味(如微晶蜡的轻微石油味)
抗氧化剂(BHT) 含量≥99%(GB 1900-2010),熔点69-71℃ 防止油脂氧化酸败(过氧化值≤0.5 meq/kg,保质期≥24个月)
产品技术指标(符合QB/T 4143-2010《脱毛蜡》)
指标项 要求值 检测方法
外观 均匀蜡豆,无杂质、气泡 目视观察
色泽 浅黄至棕黄色(色差ΔE≤5) GB/T 22460-2008(色彩色差计)
气味 轻微蜡香,无异味 嗅觉判定(3人小组)
熔点范围 48-52℃ GB/T 2539-2008(数字熔点仪)
pH值(10%水溶液) 5.5-6.5 GB/T 13531.1(精密pH计)
粘度(38℃) 2500-3000 cP Brookfield RV-3(转子3号,60rpm)
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≤1000 CFU/g,霉菌酵母≤100 CFU/g,无致病菌(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) GB 15979(平板计数法)
跌落试验 从1m高度自由跌落至硬地面,无破裂 GB/T 4857.5(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)
储存与使用方法
储存条件
环境要求:阴凉干燥处(温度≤25℃,相对湿度≤60%),避免阳光直射(紫外线会加速蜡基氧化);
包装要求:未开封铝箔袋密封保存(开封后需7日内用完,防止吸潮);
保质期:自生产日起24个月(经加速老化试验验证:40℃/75%RH环境下存放3个月,无明显变色、异味、粘度变化)。
使用方法
1. 皮肤前处理:
用电动修毛刀将毛发修剪至1-2mm长度(过长毛发会导致蜡膜无法紧密包裹);
清洁皮肤(用温和洁面乳去除油脂、汗液),并用干毛巾擦干(残留水分会降低蜡膜粘性)。
2. 蜡豆软化:
将5-10粒蜡豆放入专用蜡托(或清洁的手掌心),用脱毛蜡加热器(温度设定60-65℃)加热10-15秒(蜡体变软可流动,轻捏有韧性即可,避免过热导致烫伤)。
3. 涂抹与固化:
用木质铲刀(避免金属导热)取约0.5g软化蜡液,沿毛发生长方向薄涂(厚度2-3mm),覆盖区域不超过硬币大小(过大区域易导致蜡膜断裂);
静置30-45秒至蜡膜不粘手(用指尖轻触边缘无粘性),用手指轻压蜡膜中心无反弹(确认完全固化)。
4. 剥离与后处理:
用另一只手固定皮肤(避免拉扯),逆毛发生长方向快速揭起蜡膜(动作需果断,减少皮肤牵拉疼痛);
用冷藏后的舒缓凝胶(含芦荟提取物)涂抹脱毛部位,或冰敷1-2分钟(收缩毛孔,缓解泛红)。
维护提示
设备清洁:反应釜每次使用后需用食品级碱液(碳酸钠溶液,浓度2%)加热至60℃清洗残留蜡垢,再用清水冲洗3次(避免蜡残留影响下次生产);
模具保养:硅胶模具每周用5%白醋溶液浸泡10分钟(杀菌消毒),再用清水冲洗晾干(避免变形或滋生霉菌);
安全操作:加热蜡豆时需佩戴耐高温手套(≥200℃),加热器温度需定期校准(误差≤±5℃),防止超温引发火灾。
注意事项
若食品级甘油缺货,可用化妆品级甘油替代(成本相近,不影响安全性)。
法规合规:
产品需符合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,标注“化妆品”备案号(如粤G妆网备字20XXXX);
外包装需标注“使用前做皮肤测试(耳后或手腕内侧)”“避免接触眼睛”等警示语。
运输要求:
夏季(≥30℃)需冷链运输(车厢温度≤30℃),防止蜡豆软化粘连;
冬季(≤0℃)需防冻包装(添加防冻剂或使用保温箱),避免蜡基脆裂。
本配方已在江苏某个护代工厂完成中试(批次产量500kg/次),产品经SGS检测完全符合QB/T 4143-2010标准,适合规模化推广。
技术服务:脱毛蜡豆/脱毛蜜蜡豆配方生产技术320元,包括生产配方、原料介绍、工艺流程等,提供技术支持。
上一技术:脱毛蜜蜡配方技术下一技术:暂无
[购买方式]
[返回首页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