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【1】订购方式 >> 业务电话(支持微信):19922632048 19902156486 业务QQ:810204083
【2】发货方式 >> 微信或邮箱在线发送,如需邮寄,邮费另计。
【3】交易方式 >> 1、微信、支付宝、网银等在线支付;2、货到付款(货款5%手续费、快递费20元)。

无机除氰剂配方生产技术
技术概述:无机除氰剂为一种高效处理含氰废水的水处理药剂,集除氰、除COD、除总氮氨氮等功能于一体,产品由多种高分子无机网状聚合物、螯合剂、稳定剂和水复配而成。
产品不含氧化物,对储存没有特殊要求,性能稳定,长期放置不失效;本产品能够实现与含氰废水中的无机氰化物发生络合,形成强络合化合物;通过后续投加PAC或PAM的协同作用,提高了含氰废水的絮凝速度,有效减短了沉降时间。
本产品中的除氰剂所用原料廉价且获取途径广,同时具有投药量小、起效迅速、除氰效果显著和沉降速度快等优点。能够快速絮凝废水中的氰化物,一次完成破氰过程,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氰废水,效果显著,确保氰化物稳定达标排放。
在含氰废水总氰化物为<30mg/L时,经除氰剂处理后,废水上清液总氰化物含量≤0.1mg/L,低于国家允许排放标准。适用于处理各种电镀加工、电路板制造、五金机械加工、电子制造与装配、焦化厂、农业浇灌等行业所产生的含氰废水。
特性:高效除氰、多功能、达标排放
配方成分:多种高分子无机网状聚合物、整合剂、稳定剂和水等组成
外观气味:白色至浅黄色粉末,无明显气味
水溶液:黄色透明液体,有少量不溶性沉淀
pH(5%水溶液):2.0-3.0
工作温度:常温
处理方式:直接投加或配成水溶液用计量泵连续投加
处理时间:视具体效果而定
性能优势:
安全环保
不含强氧化剂等危险品无毒,无特殊储存要求
多功能
集除氰、除COD、除总氮氨氮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除氰剂
除氰彻底
出口点总氰:<0.1mg/L
产品稳定
长期放置产品不分解不失效
适用性强
适用于多种含氰废水
使用成本低
添加量少,起效迅速,
使用成本低
应用领域:电镀加工废水、电子制造与装配废水、电路板制造废水、焦化废水、机械加工废水、农药废水等
核心配方设计
无机除氰剂通过化学络合与絮凝协同作用实现高效除氰,其核心配方由以下成分组成:
成分 功能描述
高分子无机网状聚合物 提供三维网络结构,通过静电吸附和网捕作用强化絮凝效果。例如,聚合硫酸铁(PFS)在水中水解生成 Fe (OH)₃胶体,吸附氰化物颗粒。
螯合剂 选择性络合氰根离子,形成稳定络合物。常用乙二胺四乙酸(EDTA)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(DTPA),其氨基和羧基可与 CN⁻形成五元环结构。
稳定剂 维持产品长期稳定性,防止成分分解。焦磷酸钾(K₄P₂O₇)作为稳定剂,通过螯合金属离子抑制水解反应,同时调节 pH 至碱性范围。
增效剂 促进絮凝沉降,如聚丙烯酰胺(PAM)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加速絮体形成。
载体水 作为分散介质,确保成分均匀混合。
性能优化
pH 值调控
产品本身 pH 为 2.0-3.0,但实际应用需调节废水 pH 至 8.5 左右。通过分步调节:先用废硫酸将原水pH降至2-3,促进铁盐络合反应;再投加氢氧化钠调节至碱性,加速絮凝沉淀。
协同作用机制
化学络合:Fe²⁺与 CN⁻生成 Fe (CN)₂沉淀,Fe³⁺进一步络合形成 Fe₄[Fe (CN)₆]₃(普鲁士蓝),去除率达 98% 以上。
絮凝强化:PAM 的长链结构吸附络合物颗粒,形成大絮体,沉降速度比单独使用铁盐提高 3 倍。
稳定性保障
焦磷酸钾通过螯合 Fe³⁺抑制其水解,使产品在室温下储存 12 个月有效成分损失 < 5%。
应用工艺参数
项目 推荐参数
适用废水类型 电镀、电子、焦化等行业含氰废水,总氰浓度≤30mg/L。
投加量 0.2-0.4kg/m³,根据氰浓度调整。例如,处理 30mg/L 含氰废水,投加 0.3kg/m³ 可使总氰降至 0.1mg/L 以下。
反应条件 pH 8.0-9.0,搅拌强度 150rpm,反应时间 30 分钟。
协同药剂 PAC(10-20mg/L)+ PAM(0.1-0.3mg/L),增强絮凝效果。
处理流程 调节 pH→投加除氰剂→搅拌反应→絮凝沉淀→过滤达标排放。
质量控制标准
外观:白色至浅黄色粉末,无结块。
pH 值(5% 水溶液):2.0-3.0。
有效成分含量:Fe³⁺≥12%,螯合剂≥8%,稳定剂≥5%。
稳定性:储存 12 个月后,总氰去除率下降≤10%。
重金属含量:铅(Pb)≤0.01%,汞(Hg)≤0.001%,符合 GB/T 32123-2015 标准。
应用案例
某电镀厂含氰废水(总氰 28mg/L,pH 6.5)处理:
调节 pH 至 8.5,投加除氰剂 0.3kg/m³,搅拌 30 分钟。
加入 PAC(15mg/L)和 PAM(0.2mg/L),絮凝沉淀 1 小时。
过滤后检测上清液,总氰降至 0.08mg/L,COD 从 120mg/L 降至 45mg/L,氨氮从 15mg/L 降至 5mg/L,完全符合 GB
8978-1996 一级排放标准。
该工艺通过化学络合与絮凝协同作用,实现含氰废水高效处理,具有原料易得、操作简便、成本低廉等优势,适用于多种工业领域。
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
具体使用方法及用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,一般推荐如下:
综合废水:≤30mg/L;药剂投加量:~0.3kg/m3;
出口点总氰:≤0.1mg/L
使用范围:①分流不清的含氰废水。②含低浓度氰化物的综合废水
注意事项:
1、使用时可将本产品直接投加,或先加入溶解罐,浓度为10~ 20%,搅拌,用计量泵投加到反应池。
2、本产品在碱性条件下(pH值6~
9)使用效果最佳,建议正式投加前进行小剂量的实验:实验时取定量的废水,将pH值调节至8.5左右,根据推荐剂量投加本产品,搅拌或曝气30分钟以上,过滤取上清液测定其氰化物值,确定用量。
技术服务:无机除氰剂配方技术资料费280元,包括详细技术配方、原料介绍、生产工艺、技术指标、使用方法等,技术配方成熟,经过工业化生产验证,性能稳定,适用于规模化生产,提供免费技术指导。
上一技术:重金属捕捉剂配方技术下一技术:硫酸盐垢清洗剂配方技术
[购买方式]
[返回首页] |